家园联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理论性学习 | |||
日期 | 2025年 3月 5 日 | 地点 | 教工之家 |
主讲人 | 李舒清 | 学习者 | 蒋丹琴 |
学习内容 | |||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与意义 通过学习《幼儿实验探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幼儿期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实验探究能力作为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当前学前教育领域对幼儿实验探究能力的系统评价仍显不足,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研究内容理解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研究提出了四大构建原则: 1.发展适宜性原则:指标设计应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 2.科学性原则:基于实证研究和理论框架 3.可操作性原则:便于教师观察和记录 4.全面性原则:涵盖实验探究全过程 核心评价维度 研究将幼儿实验探究能力分解为五个关键维度: 1.问题提出能力:观察现象、提出简单问题的能力 2.猜想与假设能力:基于已有经验进行合理推测 3.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探索 4.观察与记录能力:注意细节并用适宜方式记录 5.结论与交流能力:表达发现并与他人分享 研究方法启示 研究采用德尔菲法、行为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这种多元方法的应用保证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别是通过大量幼儿园实地观察获取的一线数据,使指标体系更具实践指导价值。 实践应用价值 1.为教师提供评估工具:帮助教师系统观察和评价幼儿实验探究能力发展 2.指导活动设计:根据评价结果调整科学活动设计,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幼儿发展 3.家园共育依据:为家长了解孩子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专业参考 4.促进教育公平:统一标准有助于不同地区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 |||
学习收获: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幼儿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应追求"正确答案",而应重视探究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思维的启蒙。评价指标应注重发展性而非甄别性,关注个体进步而非横向比较。 未来在实践工作中,我将尝试运用该评价体系,同时注意结合本园幼儿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使评价更加个性化、情境化。此外,还需探索如何将评价结果有效转化为改进教学的策略,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该研究为我打开了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新视角,也让我意识到在这一领域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如不同年龄段幼儿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轨迹、文化背景对探究能力表现的影响等。 |
课题组理论性学习(3月蒋丹琴)
发布时间:2025-03-3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舒青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