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2024区科学专项课题:家园联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文章内容
课题组理论性学习(2月严旭丹)
发布时间:2025-0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舒青

家园联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理论性学习

日期

2025年224

地点

教工之家

主讲人

李舒青

学习者

严旭丹

学习内容

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理论学习

内容摘要:

一、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相关概述

二、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

(一)材料的直观化

(二)过程的操作化

三、学前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不断丰富并提升指导方法和技巧

(二)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

(三)保护好好奇心,激发幼儿科学探究欲望

(四)寻找切入点,做好导入工作

(五)将故事渗透于科学活动,营造浓厚的科学探究氛围

(六)打造创新性的探索环境,鼓励幼儿探索

(七)精心设计探究材料,引导幼儿探究

(八)鼓励幼儿大胆质疑

1.创设质疑氛围,确保幼儿敢于提问

2.加强科学训练,让幼儿善于提出问题

(九)及时做好科学教育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四、结语

在学前教育中,科学教育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最佳路径,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学习收获:

今天参与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理论学习,让我对幼儿科学教育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知,犹如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幼儿科学教育新世界的大门,收获颇丰。

在此次学习中,我深刻领会到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并非单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幼儿天生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的小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奇妙的问题。这种好奇心是科学探究的源动力,我们应珍视并巧妙引导。

适宜的探究方法对幼儿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要依据幼儿的认知水平,为他们提供直观、可操作的探究方式。此外,创设丰富且支持性的科学探究环境不可或缺。

回顾以往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自己虽有开展科学活动的意识,但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以前组织科学活动时,有时过于注重活动的结果,期望幼儿能快速得出正确结论,却忽略了他们探索过程中的思考与疑问。在环境创设方面,我虽然设置了科学区,但材料更新不及时,缺乏系统性,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幼儿科学探究的支持作用。而且,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像园内的花草树木、小池塘等,都是宝贵的科学教育资源,却未得到有效利用。

理论学习让我明白,在今后的实践中,要把重点放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上。在活动前,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活动方案;活动中,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尝试,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活动后,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帮助他们梳理经验,进一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要精心打造科学探究环境,定期更新科学角材料,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季节,组织幼儿开展户外科学探索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我会运用多样化的引导策略。当幼儿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不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启发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环境创设方面,我计划与幼儿共同参与科学角的布置。定期收集幼儿感兴趣的科学话题,根据这些话题更新科学角的材料和展示内容。此外,加强与家长的合作,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如一起进行简单的家庭小实验、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实现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总之,这次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理论学习,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理论知识切实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科学教育,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助力他们科学探究能力的茁壮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华润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