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支持策略
天宁区华润幼儿园 李云霞
摘要:在同一片场地上的户外活动中,混龄现象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现象。当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玩具和场地后,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当幼儿在场地上自由活动的时候,就会出现混龄或混班的游戏活动现象。通过分析组织混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提出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实施策略,包括建构游戏模式、制定游戏目标、游戏区域合理划分、材料器械投放多样化等。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形式之一,能够使幼儿在活动中打破班级和年龄的界限,自主选择材料、活动伙伴和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实现体能、语言以及社会性等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本文从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意义出发,结合园所开展户外混龄游戏的实际情况,从三个维度来探究有效的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支持策略,旨在提升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发展水平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游戏;混龄教育;支持策略
一、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正是实现《指南》上述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用混龄游戏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扩大幼儿的社交范围,激发幼儿与人交往的兴趣,促使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交流的方式,加强幼儿口语交际能力、人际交际能力,促使幼儿快速融入集体之中,进而拓展幼儿的思维,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同时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满足幼儿与不同年龄段同伴间交流与交往的能力及需要。
第二,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混龄游戏在让幼儿心情保持愉悦、欢快的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在活动中,幼儿身体会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教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自身的差异性,选择相应的活动方案。在实行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幼儿会保持积极探索的兴趣,进而构建良好的游戏氛围。相较于单一的户外活动,幼儿在混龄游戏中会产生更多兴趣,接触的同伴也会变得更为多元。户外混龄自主游戏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户外游戏的持久性和创新性。同时,丰富多样的游戏器材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而且能够增加幼儿的活动经验。
二、开展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开放自由的环境让孩子“想”玩——前提
结合幼儿园的场地布局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对现有的游戏材料进行了统整合重新规划,根据幼儿人数的多少和活动场地的大小,重新科学合理地对幼儿园区域进行了划分。科学规划游戏场地是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有效开展的前提,其不仅可以提高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的有效性,而且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游戏场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开设活动区。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教师在进行区域设置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和操作水平等。例如,教师可以在交通区投放三轮车、两轮车、滑板车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骑行需要。同时,教师在设计活动区的时候还需要保证体育器材和活动器材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需要。
2.场地设置问题。场地选择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幼儿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加之缺乏安全意识,因此安全是教师在进行整个活动区域的设置时首先要考虑的要素,以安全作为衡量的重要依据,反复考察场地的设置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设置场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与材料,对游戏区域进行统一布局,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已有资源。科学规划游戏场地对于提高幼儿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的有效性具有直接有效的作用,是开展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二)提供多元化的操作材料——保障
合理投放游戏材料是开展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保障,有助于活动有效、持久地开展。一方面,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由于幼儿的年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兴趣爱好、规则意识以及操作水平等均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合理投放游戏材料,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
另一方面,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幼儿的年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发展能力等因素进行游戏材料多元化的投放,既要吸引小龄幼儿的兴趣,又要激发大龄幼儿的探索欲,同时给予他们合作和交往的空间,保证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户外混龄游戏中都能够提高自身能力。
(三)合理指导游戏活动——支撑
教师作为游戏活动的观察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实施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支撑,在游戏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虽然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强调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必参与到游戏之中,教师除了要维持活动秩序之外,还要通过观察,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加以显性和隐性的指导,保证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达到游戏的真正目的。同时,教师在观察和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选择、学会共处以及学会与他人分享。
第一,观察是基础。只有教师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才能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并在有效分析之后做出正确的指导。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有效的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指导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幼儿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产生不可调解的矛盾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行为暗示等给予一些必要的指点,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第二,了解是关键。教师不仅要对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对游戏的材料等了如指掌。一方面,每位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且接纳每一个个体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游戏器材具有的层次性,层次性指的是需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放置不同类型的游戏器材。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喜欢表现的心理,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引导大龄幼儿照顾小龄幼儿,充分给予大龄幼儿表现的机会,培养大龄幼儿的责任感。
(四)、师幼互动带动异龄互动
大部分幼儿在不熟悉的事物或人面前会表现得比较胆怯与羞涩。大中小班的幼儿平时缺少接触,彼此比较陌生。因此在组织幼儿参与混龄游戏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问题,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幼儿一起愉快玩耍。研究与实践表明,教师在幼儿中间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幼儿会模仿教师的言行动作,会在教师的鼓励与带动下树立信心。在混龄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带头与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幼儿互动,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儿间的交流合作,从而为混龄游戏的顺利、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娟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园本化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10)
[2]向晓燕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J1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Z1).
[3]童宪明,当前幼儿园混龄体育活动存在问题与指导策略11.教育导刊(下半月版,2010,(2).[4]虞永平幼儿教育观新论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