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文章内容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4)
发布时间:2023-12-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玩味”户外混龄活动新样态的实践研究》

2022秋季学期阶段总结

一、课题进展情况

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户外活动模式,旨在从园本出发,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利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充分彰显幼儿的个性,使原本就拥有不同特质的孩子们都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我园全体教师和幼儿进入了户外大循环的活动模式,打破了班级界限,全园的幼儿在大循环活动中都能自主选择玩伴、器械、游戏方法等,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因素,有计划地进行户外活动。我们认为:玩的形式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不但能增强孩子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兴趣中,在玩中对智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而且,玩本身就是保护孩子天性的一个最有力的方法。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孩子锻炼身体的集中时间,让孩子怎样玩,怎样玩的健康,怎样玩的快乐等等问题,是我们需要去探究需要去探究的

二、本阶段研究的目标、研究重点、具体内容

1.本阶段课题研究的目标

1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丰富幼儿体育器械,制定身体技能达标计划探索户外活动中教师适度、适时的指导方法、原则,形成不断推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指导策略。以户外大循环游戏为主线,架构起促进幼儿各项能力发展的游戏活动案例。丰富户外游戏的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户外游戏通常被误认为是“身体的活动“,其实不然,我们根据幼儿的活动经验和游戏内容的不同侧重,将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分为五大类,即运动类、建构类、表演类、美劳类和探究类。   

2)优化户外游戏的指导,支持幼儿自主游戏丰富游戏内容和形式,来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

户外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游戏,能使幼儿在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中得到发展。在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适当地介入具体活动的过程,进行现场的支持与引导,与幼儿进行切实而有效的互动,则直接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与质量。   

3给予幼儿选择的机会与权利 

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在户外游戏活动前,教师必须给予幼儿选择的机会与权利,在游戏活动的具体发起上,教师需充分考虑并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与意愿,而不应以自己预先的设定,要求幼儿玩什么或不玩什么。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有权确定自己活动的方式。从规则的约定与遵守,到游戏角色的扮演与分配,乃至动作操作的顺序与方法,在根本上都是幼儿自主确定与选择的结果。即便是一个新的游戏或玩法的学习需要教师的介入与干预,教师也应该在与幼儿商定的基础上进行。   

4鼓励幼儿自主操作   

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和进程与游戏环境、操作材料实现充分的互动,让幼儿在自主的观察、感知与操作中,不断累积和丰富关于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   

5支持幼儿的自由交往   

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与幼儿互动的同伴关系,提供幼儿同伴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交往机会,创设开放的交往平台,鼓励幼儿打破平行班与年龄班界限。混龄式的游戏扩大了幼儿交往的范围,拓宽了个人游戏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使幼儿在与不同年龄的伙伴交往中相互学习并吸收同伴的经验。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能促使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和能力的发展,只有幼儿在自身与环境的碰撞中,才能体验探索得到。

3.调动教师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户外活动的质量。

探索户外活动中教师适度、适时的指导方法、原则,形成不断推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指导策略。以户外大循环游戏为主线,架构起促进幼儿各项能力发展的游戏活动案例。在活动中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需要对幼儿进行观察:活动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材料如何调整或进一步丰富、改进);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与材料的互动、与同伴的互动、得到的哪些体能方面的锻炼、解决问题的过程等),老师需怎样引导、支持、帮助(是需要提供言语、方法引导的、材料支持的、还是其他帮助的),并写好观察记录,进行探讨指导方法、指导原则和指导策略,形成不断推进幼儿活动水平的指导策略。

 

2. 本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

1)研究创设户外大循环游戏的环境,提供层层推进的丰富的游戏材料,设计户外大循环游戏活动方案。

2探索户外大循环游戏中教师适度、适时的指导方法、原则,形成不断推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指导策略。

3组织多样化的户外大循环游戏,促进幼儿身心体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3.本阶段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户外混龄活动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户外混龄活动的理论基础:

探讨混龄教育的基本理念,明确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分析混龄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如社交技能、认知能力、身体协调性等。

研究国内外混龄教育的成功案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2. 户外混龄活动的实践操作研究:

设计多样化的户外混龄活动方案,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

针对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评估活动设施的配置情况,确保其数量和质量满足活动需求。

观察和记录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行为,分析其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户外混龄活动的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实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幼儿在混龄活动中的表现数据。

评估混龄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如社交技能、认知能力、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提升情况。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对混龄活动的方案、设施、教师指导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

通过以上三个分点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户外混龄活动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为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混龄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幼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三、本阶段研究方法、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果

1. 本阶段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借鉴“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资料文献、最新研究成果,对照国内外户外体育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收集文献资源,不断充实本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更丰富、更科学,使活动指南更严谨、更规范。

2)行动研究:围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开展全面、科学的行动研究。通过对场地、环境、资源、材料、时段的实地教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幼儿体育户外体活动的现场研究,在行动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和策略。

3)案例研究:依据户外体育活动的追踪案例,通过同伴讨论、经验分享、困难答疑、对比研究等方法,在共同找寻其发展价值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实地观察:在活动现场进行非结构性观察、主题观察或进入式观察,获得并积累各类研究素材,检查户外活动中幼儿核心品质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度,检验户外活动质量。

5)调查访谈:通过与教师、保健老师访谈,了解其在户外体育活动实践中的成效及困难。通过与幼儿、家长访谈了解其对户外活动的兴趣点、认可度,以及针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和建议。

2.本阶段解决的问题

1)场地的规划

 课题组充分挖掘并利用幼儿园户外场地,根据功能划分不同的区域,设置常态化的大循环户外活动区域。初步把幼儿园场地按照功能划分为运动区、表演区、角色区、种植区、写生区、涂鸦区、沙水区等。

(2)活动器械的整理

充分挖掘利用幼儿园现有的器械,挖掘其游戏功能,不同器械之间的联动,避免了之前定点户外班级教师选择器械的单一性。

(3)活动中的人员安排

课题组根据参与户外大循环幼儿的人数不断增加,及时调整并合理安排教师的定位站位,确保幼儿安全活动。通过教师定点、幼儿跑动的方式打破班级、年龄界限。

3.本阶段取得的成果

1)游戏个性化

户外大循环游戏有助于幼儿展现自己的个性,当幼儿处于自然的游戏情境中,幼儿的表现会更自然,教师也就更容易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并合理指导。教师在组织户外大循环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如不少年龄较小的幼儿没有注意游戏需要排队进行,而一些年龄较大的幼儿则注意到了这个规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让低龄幼儿观察其他幼儿的做法,并引导其思考为何要排队参加游戏。通过观察幼儿的运动能力,教师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如低龄的幼儿更钟情于滑滑梯和沙池,但是对滑索这类对体能要求更高的活动缺乏兴趣。此时,教师可以让运动能力较强的幼儿带着运动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游戏。在户外混龄游戏中,由于幼儿的年龄不同,教师很容易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这样就能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从而构建契合生本需求的课堂。

2游戏生活化

在户外大循环游戏中,教师给幼儿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帮助幼儿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在混龄游戏中,幼儿可以相互帮助,生活知识可以一起分享,年龄较大的幼儿能给年龄较小的幼儿起到示范作用,通过互帮互助,幼儿的自理能力能快速地培养起来。在骑小车活动中,年龄较大的幼儿拥有更多的生活经验,所以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年龄较小的幼儿可能不知道哪些是安全标志及其代表的意思。此时,懂得安全知识的幼儿就能给其他幼儿一些启示和帮助。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幼儿掌握了这些安全标志的意义,幼儿的自理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总之,户外大循环活动,能增加幼儿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本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如何调整

在目前教师的合理站位中,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更多的去挖掘幼儿的兴趣点,真正了解幼儿需求。确保教师能关注到全体幼儿,有针对性地观察幼儿、指导幼儿,避免做一个粗放型的观察者,在此基础上,我觉得每位教师每天要观察一名幼儿,每三分钟观察一次,以便进行跟踪了解。

在户外的器材还需经常进行更换,并且在一些大型器材的周围,增加不同的组合。建议选购一些大型的建构材料,大操场可以开辟一块区域作为建构区,孩子们可以一起搭建,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华润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