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文章内容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3)
发布时间:2023-12-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玩味”户外混龄活动新样态的实践研究》

2022春季学期阶段总结

一、课题进展情况

在研究启动与准备阶段,我们首先完成了对国内外“玩味”户外活动相关文献的综述,这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接着,我们确定了研究目标和内容,并进行了初步的活动策划,为后续的实践探索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也组建了研究团队,明确了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合作,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研究偏重理论探讨,缺乏实践应用;有些研究则过于局限于某一方面,缺乏综合性的研究。因此,我们明确提出了研究目标和内容,希望通过综合性的实践探索,深入探索“玩味”户外活动新样态,并形成完善的活动方案。

在活动策划阶段,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参与者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玩味”户外活动,包括体育竞赛、智力游戏、文化艺术等,力求让参与者得到全方位的体验和锻炼。

总之,在研究启动与准备阶段,我们已经为后续的实践探索奠定了基础,并开始了我们的研究之旅。我们相信,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为“玩味”户外活动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本阶段研究的目标、研究重点、具体内容

1.本阶段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户外活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欢迎。作为一种新兴的户外活动形式,“玩味”户外活动将娱乐、休闲、健身和探险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体验。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玩味”户外活动,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 本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

1)研究创设户外大循环游戏的环境,提供层层推进的丰富的游戏材料,设计户外大循环游戏活动方案。

2探索户外大循环游戏中教师适度、适时的指导方法、原则,形成不断推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指导策略。

3组织多样化的户外大循环游戏,促进幼儿身心体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3.本阶段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课程游戏化要求,老师要每天都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是确定课程的基本依据。注幼儿的应用能力,是确定课程内容的出发点。 只有关注幼儿的游戏、关注幼儿技能学习、关注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才能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丰富幼儿的实践活动,最终实现幼儿园自主的课程体系。课程游戏化要求,老师要每天都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是确定课程的基本依据。注幼儿的应用能力,是确定课程内容的出发点。 只有关注幼儿的游戏、关注幼儿技能学习、关注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才能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丰富幼儿的实践活动,最终实现幼儿园自主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游戏化的教学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加入新鲜元素,融入游戏化的课程设计.幼儿教师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户外活动,合理的分配小组,开展角色模仿等,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使幼儿的户外活动能够更有效的展开.

1)教师个人风格、能力特点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通过教师访谈调查了解教师对户外场地、资源、材料及幼儿运动项目的兴趣点,在观察谈话中了解教师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能力倾向和特点。运用自愿申报和统筹协调的方式确定教师点位和运动专项,通过日常观察、园本教研跟进其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2)教师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性体育活动中的支持策略。

在课程游戏化“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理念背景下,研究教师在幼儿自由选择下的角色定位,研究教师所在点位的场地、空间、材料的开发与运用。研究教师定点指导的具体行动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合提炼,形成教师定点指导的不同策略。

3)建构幼儿园户外自主性体育活动的发展性评价。

完善幼儿户外活动中的智慧标识、场地和材料的使用说明书、公约。用音乐替代规则,提醒幼儿自由自主整理,形成幼儿户外自主管理系统。以学习故事、跟踪观察的方式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进行过程性分析、评价,将对比往年幼儿病假人数、天数,幼儿午睡、午餐情况,辅助性评价幼儿户外活动质量。

三、本阶段研究方法、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果

1. 本阶段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借鉴“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资料文献、最新研究成果,对照国内外户外体育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收集文献资源,不断充实本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更丰富、更科学,使活动指南更严谨、更规范。

2)行动研究:围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开展全面、科学的行动研究。通过对场地、环境、资源、材料、时段的实地教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幼儿体育户外体活动的现场研究,在行动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和策略。

3)案例研究:依据户外体育活动的追踪案例,通过同伴讨论、经验分享、困难答疑、对比研究等方法,在共同找寻其发展价值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实地观察:在活动现场进行非结构性观察、主题观察或进入式观察,获得并积累各类研究素材,检查户外活动中幼儿核心品质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度,检验户外活动质量。

5)调查访谈:通过与教师、保健老师访谈,了解其在户外体育活动实践中的成效及困难。通过与幼儿、家长访谈了解其对户外活动的兴趣点、认可度,以及针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和建议。

2.本阶段解决的问题

1)场地的规划

 课题组充分挖掘并利用幼儿园户外场地,根据功能划分不同的区域,设置常态化的大循环户外活动区域。初步把幼儿园场地按照功能划分为运动区、表演区、角色区、种植区、写生区、涂鸦区、沙水区等。

(2)活动器械的整理

充分挖掘利用幼儿园现有的器械,挖掘其游戏功能,不同器械之间的联动,避免了之前定点户外班级教师选择器械的单一性。

(3)活动中的人员安排

课题组根据参与户外大循环幼儿的人数不断增加,及时调整并合理安排教师的定位站位,确保幼儿安全活动。通过教师定点、幼儿跑动的方式打破班级、年龄界限。

3.本阶段取得的成果

1. “玩味”户外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户外活动形式,具有娱乐性、休闲性、健身性和探险性等多种特点,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多元化和趣味性的需求。

2. “玩味”户外活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理论基础研究,为“玩味”户外活动的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二是加强实践应用研究,不断优化和完善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三是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玩味”户外活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发展。

四、本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如何调整

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在提升幼儿社交能力、身体协调性和情感认知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1. 安全隐患:由于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混龄活动中容易发生意外碰撞、摔倒等安全问题。

2. 活动设施不足:部分幼儿园由于场地或资金限制,提供的户外活动设施不足以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导致部分孩子在活动中的体验不佳。

3. 教师指导不足:混龄活动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动态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但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可能因人数众多、精力有限而无法全面照顾。

4. 活动内容单一:部分幼儿园的户外混龄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趣味性,难以持续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组织户外混龄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合理安排活动设施,强化教师指导,并丰富活动内容,以确保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华润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