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课题组理论学习表(5.11杨佳)
发布时间:2023-12-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涵粟

“ 玩味”户外混龄活动新样态的实践研究理论性学习

日期

2023511

地点

教工之家

主讲人

李舒青

学习者

杨佳

学习内容

根据儿童身体控制的不同运动水平设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指导策略

内容摘要:

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序列和阶段。学习新的运动能力需要经历功能性水平、表现性水平和社交性水平三种熟练水平。具体地说,在功能性水平方面,幼儿从不会动作到会动作,逐步能够进行身体控制、保持身体平衡,例如从不会走、总是摔倒,到能够平稳地走。在表现性水平方面,幼儿能够进行个体的多样化运动表现,例如在不同高度的平衡木上进行不同方向地行走。在社交性水平方面,幼儿能够进行协同运动、竞争或者合作式动作,例如和同伴、家人一起远足、旅行,体验的不仅有运动更有社会交往。

就学前阶段而言,不同动作并非都处于同一水平。一般来说,大部分动作在0~3岁处于功能性水平阶段,在0~3岁阶段儿童从不会爬、站、走,到一一学会这些动作,这些动作在3~6岁阶段达到表现性水平甚至社交性水平。在3~6岁阶段,侧滚、旋转等对身体姿势控制要求较高的动作处于功能性水平。教师应该根据不同运动水平动作的发展特点,确定相适应的教育目标和指导策略

学习收获:

为学前儿童提供发展身体控制和平衡的充足时间和多样化活动方式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学前阶段,运动刺激的数量比质量更为重要,这有助于幼儿感知动作空间的身体意向与身体位置。多样化、有挑战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充分练习的兴趣,增加幼儿运动的数量,扩展其运动方式。        

根据儿童身体控制的不同运动水平设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指导策略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序列和阶段。学习新的运动能力需要经历功能性水平、表现性水平和社交性水平三种熟练水平。具体地说,在功能性水平方面,幼儿从不会动作到会动作,逐步能够进行身体控制、保持身体平衡,例如从不会走、总是摔倒,到能够平稳地走。在表现性水平方面,幼儿能够进行个体的多样化运动表现,例如在不同高度的平衡木上进行不同方向的行走。在社交性水平方面,幼儿能够进行协同运动、竞争或者合作式动作,例如和同伴、家人一起远足、旅行,体验的不仅有运动更有社会交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华润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