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2年5月2日 | 地点 | 教工之家 |
主讲人 | 李舒青 | 学习者 | 徐涵粟 |
学习内容 | 基于“ 玩味”户外混龄活动新样态的实践研究现状,对关键词进行重新的解读 | ||
内容摘要: 1.玩味,在词典中基本释义为:细心体会其中意味,上次李老师同样分享了玩味的意义,我的理解就是在户外活动要充满趣味性,让幼儿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有意义价值的东西 2.户外混龄活动:把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组织在一起,自主选择进行游戏活动 3.户外混龄活动新样态:在户外活动上突破以往相对稳定的状态,比如之前都是老师让孩子玩什么孩子玩什么,或者以老师为主导的活动,转变为幼儿想要玩什么,老师进行相对的支持和提供相应的指导。 目前现状纯在的问题: 1. 户外混龄活动中的常规教育。 2. 要有目的的观察幼儿,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幼儿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如何进行有效而又巧妙的引导。 3. 游戏前期材料都是老师在选择,幼儿的任务就是不停奔走与各个场地,他们不需要考虑我要玩什么,选择什么材料,怎么摆放规划等。缺少自我的主动性与归属感。 解决方案: 1. 课题组需要定期深刻解读研讨理论知识。 2. 在每日的户外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幼儿,还要关注老师,对整个户外活动进行把控。 3. 定期和老师们进行教研,提高老师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 4.及时收集教师的困扰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 |||
学习收获: 首先要明确幼儿园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开展的现状,才能更好的进行活动。要加强课题组老师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起到带头作用,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老师提供想法与资源,如:怎么样才能体现活动的层次性?通过观察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发现,活动区设置只有单一水平。例如,在跳跃区放置几个呼啦圈练习开合跳,在平衡区放置高度相同的平衡木,跳跃拍物区跳跃的高度相同。以上虽能满足幼儿对常规体能的需求,但是缺少层次性。事实上,不同的幼儿体能发展水平不同,设置不同层次的难度挑战,更能促进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指南》提出,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而教师只是看到幼儿在沿着相似的进程发展,而忽视了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并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有关于教师有效指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确保活动场地、活动材料的安全性; 2.明确教师的分工; 幼儿教师在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中,应该将幼儿作为主体,在活动中要求各个教师合理分工,保证幼儿的活动状态被有效监督。 3.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4.户外体育游戏主题与教学活动主题整合; 5.教师的有效观察与指导。 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排异解惑,发现普遍教师认为户外活动最担忧的是安全问题,教师往往觉得在户外看紧幼儿的安全就足够了,只要幼儿能安全地出去、安全地回来就好。以至于忽视了教师在活动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教师角色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观察者。教师在户外体育大循环中,更应该随时关注幼儿能力的发展,及时做好观察记录与个别指导。 |
课题组理论学习表(5月徐涵粟)
发布时间:2023-05-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涵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