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玩味”户外混龄活动新样态的实践研究>>过程性资料>>文章内容
幼儿户外混龄活动案例记录(2022春季学期-李舒青2)
发布时间:2022-11-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舒青

案例记录:

雨后天气微凉,中班的孩子们比较喜欢角色区的游戏有的小朋友找到了一个竹筒,但是她并不认识这个竹筒。她拿着四处问:“你看这个是什么呀?”“你说这个是不是一个碗呀?有的幼儿在旁边听见了回答她:“这个肯定不是碗,碗下边不会这么高。”“我们家里的碗可不是这样。”“是酒杯吗?”孩子们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她则站在那里看了看,决定还是用大勺把水放了进去,又把旁边的小朋友都叫过来,一个男孩拿来了快餐杯、有的拿来了锅、还喊到:“少放点水呀,就一个苹果

我故意在他旁边走过,他们邀请我进去,大家都说老师,中午了,快来吃饭吧。于是,我们大家都吃起了“美味”的饭菜。

观察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并百玩不厌的游戏,而“娃娃家”又是小班幼儿适合玩的游戏,我们利用雨后“雨水”的自然环境,幼儿们玩起了户外“娃娃家”。这次体验对孩子们影响很大,其他孩子也愿意体验。我们教师在重视角色游戏的指导中,也更应该注重游戏的观察,为孩子们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基础。《纲要》在社会领域中指出“3-4岁幼儿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发展目标。对于户外娃娃家的游戏开展,孩子们能自主游戏,自由探讨。同时小班孩子在游戏中很容易被材料吸引,他们又不太擅长与同伴交流交往。有时候,需要一些契机,勾起她们的话题,今天的“竹筒”,让大家沟通交流的起来。对于他们第一次的体验,教师应当多观察,慎介入,不打扰,不干预,尊重孩子在游戏中的自主性,也允许他们站到同伴的边缘,等待他们自己寻找答案,体验游戏的快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华润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