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记录:
铭铭是中班一名新转来的小朋友,对于户外大循环活动还很陌生,总是觉得什么新鲜就玩什么,而且玩了一会儿就跑了。她一会儿跑到攀爬区,一会儿跑到滑梯区,在草坪上跑了一半就停下来,导致后的小朋友差一点撞到她。她的眼神一直很茫然,好像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老师走过去问她:“铭铭,你想玩什么呀?”她回答“不知道。”
案例分析:
针对这种玩什么都深入不下去的幼儿,教师如何指导?
铭铭的表现反映出她的前期经验和发展现状。也许原来的幼儿园并没有给她自由、自主、自选的户外游戏活动的机会,因此,来到新环境,她觉得什么都很新鲜、好奇,这样的反应是很正常的。如果幼儿习惯了在教师的控制下活动,那么一旦离开教师的指导、控制和要求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因此,教师首先要在心理上理解铭铭的行为表现,允许她先观察、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和活动要求,让铭铭在观察同伴行为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融人新环境,再根据她的兴趣点,鼓励她选择喜欢的区域进行尝试和探索。
幼儿能够对游戏材料产生持续探究的欲望和坚持探究的兴趣,源于她对这类材料有一定的经验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幼儿在探索中遇到的新经验是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方式,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此,要使铭铭有持续探索的兴趣,就需要帮助她建构定的经验。在活动初期,教师的指导可以多一些。随着铭铭自身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逐渐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