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大循环方案
2021.12.6
活动背景:
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户外活动模式,旨在从园本出发,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利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充分彰显幼儿的个性,使原本就拥有不同特质的孩子们都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必须符合这一要求。而幼儿园户外活动大循环的玩法,打破了班级界限,让全园的幼儿在大循环活动中都能自主选择玩伴、器械、游戏方法等,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因素,有计划地进行户外活动。
实施时间:
2022年 2月中旬
实施对象:
大班年龄段幼儿
实施过程:
1.活动场地的规划:制定幼儿园户外大循环活动计划表,充分挖掘并利用幼儿园户外场地,根据功能划分不同的区域,设置常态化的大循环户外活动区域。初步把幼儿园场地按照功能划分为运动区、建构区、表演区、角色区、饲养区、种植区、写生区、涂鸦区、沙水区等。在设置区域时,考虑各区域之间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在此基础上设置常态化的大循环活动区域,每个区域规划出难度不同的玩法,以适应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每一个区域布置安排活动示意图,包括名称、步骤、器械、玩法等,包含箭头的活动路线图。
2.活动器械的投放:充分挖掘利用幼儿园现有的器械,挖掘其游戏功能,发掘具有层次性、多用性、可代替性、可变性以及趣味性的幼儿活动器械。通过一物多玩、器械的合理搭配,让幼儿园所有的区域富有趣味、体现层次;通过运动器械归位图,幼儿能自主取放活动器械,并根据活动示意图自主组合。
3.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活动形式。在考虑到幼儿活动负荷问题的基础上,活动项目做到低强度、高密度、急缓结合、动静交替。
4.人员安排:合理安排人员的定位站位,确保幼儿安全活动。通过教师定点、幼儿跑动的方式打破班级、年龄界限,在教师的合理站位中,确保教师能关注到全体幼儿,有针对性地观察幼儿、指导幼儿。
5.实施初阶段
——大班拟定在前操场以及跑道进行尝试。小中班按照原有的户外模式进行,预计班班互动。
区域安排 | 人员安排(按照需求分配) | 主要材料 |
运动区 | 两位教师、一位保育老师 | 运动器械 |
建构区 | 两位教师、一位保育老师 | 大型积木、自然材料、辅助物品材料 |
表演区 角色区 | 两位教师、一位保育老师 | 舞台、头饰、服饰、打击乐器、小道具等 木屋、房子、帐篷、废旧生活用品等 |
饲养区 | 一位教师、一位保育老师 | 窝笼、打扫工具、记录本、消毒物品 |
种植区 写生区 | 一位教师、两位保育老师 | 观察记录、田间管理工具 写生板、板凳 |
涂鸦区 | 一位教师、一位保育老师 | 涂鸦板、涂鸦工具 |
沙水区 | 两位教师、一位保育老师 | 泥、水管、PVC管、废旧日用品、雨靴 |
备注:由于大班总共3个班,幼儿总数少,可以配合的教师也少,所以每天或者每周可以选择几个区域试行户外大循环,当班级多了之后可以逐步的全部开放。 | ||
场地分布图:
|
实施过程中,教研室、课题组相关人员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调整。
观察要点(初期):幼儿的安全、幼儿的参与情况、教师的指导行为、幼儿活动中的生活护理等。
观察人员:陆江宁、金燕、吴家昊、姜莲、蒋丹琴、史秋萍、杨佳、李舒青、张宸彬
实施周期:1周
实施策略:
为幼儿准备胸牌(手环),该区域老师记录各班在其区域活动的人数。
多鼓励幼儿到各个区域尝试活动。
幼儿园各区域责任到人,按照活动的难易进行分配,老师在活动中关注每一个来该区域的幼儿,并进行适宜的指导。
附各区域幼儿参与统计
区域安排 | 参与人员统计 |
大一班: 大二班: 大三班: | |
涂鸦区 | |
足球区 |